20世纪80年代,利用空间导向系统进行设计的潮流开始蔓延,并呈现出依索体系、伦敦地铁分布图、美国交通导向系统、日内瓦标准化机构等。日本此时也开始大量出版一些专业书籍,并提出专门理论帮助研究导向符号。此期间,“导向符号”一词被应用,它是指“具有特定指向功能的图形符号”,并创造了新的词汇“Pictogram”。pieto、gram均含有“图形表示的”(pietorial)和“图表”(dsagram)的含义。后来,“导向系统”在著名的《日本展示—商业环境设计年鉴》中也有出现。
如今,对于空间导向系统的研究,在国外非常受重视,这从《导视空间—建筑与交流设计》(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菲利浦·莫伊泽、达妮埃拉·波加德编著)一书中,我们能窥见一斑。在这里我们能嗅出国际设计界当时於空间导向系统研究上取得的成果。书中涵盖了有关历史博物馆、收藏展、美术馆、科技博物馆、欧洲古城堡及宫殿、神庙、机场、博览会、体育场、大使馆、电影城、医院、办公楼、商城、学校、游乐场、城市中心等场所的导向系统设计。
20世纪90年代,中国其实根本就没有“空间导向”这一概念,当时的理论观点似乎皆将其与“标志”等同混淆,尽管后来在CIS理论的影响下,也不过是将其提升到了“指示标志”行列。
近年来,随着国际交流的频繁加剧,空间导向系统设计的理念在国内开始提升,发展速度更是异常迅猛。90年代末,“标识”的概念开始出现在各类文章中,此时,设计界关于“空间导向系统”开始与“标志”有所区分,这从《现代标识符号创意图典》(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夫龙、王安江编著)中能看出端倪;至2000年,由林家阳主编的《导向设计》才真正揭开了导向系统设计的面纱;《城市导向设计》(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 章莉莉编著)采用了导向符号的研究方法展开课题,指出:导向设计是一种语言,是一种法规,是一种文明;导向设计不仅属于艺术的范畴,也属于科学的范畴。
据称,目前国内各高校针对空间导向系统这一课题的教研,还停留在是“初步”研究上。究其原因据说有二。一、行业中还没有对高校这一范畴进行细分,导致空间导向系统设计和其他行业设计“暂无差别”;二、尽管已经意识到空间导向系统设计与其他行业设计存在明显的差异,但国内相关的理论研究尚不完善。
如何将导向图形符号作为研究的主题,然后通过对其相关内容进行有价值的研究分析来完善对导向图形符号的理解,探讨其设计原理以及体会潜藏其中的人性化设计思想,从图形符号的结构入手,针对导向图形符号形式与涵义的关系、设计以及导入应用时需要掌握的方法、原则和导向图形符号标准化设计与特色化设计的使用等层面研究?这也值得广告制作行业人员共同参与、探讨和研究。
尽管国内空间导向系统设计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设计水平依然低劣,但空间导向系统设计确实很有潜力,值得深掘,对它的探讨和研究,将会给广告制作行业的拓展带来更多潜在的机遇。
警告:本文撰写过程中,参考了大连量相关资料,整合引用率超过60%,引用请注明此说明,特此奉告。